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建国初期某一时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

建国初期某一时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此,可以推测出当时中国(  )

A.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                         B.经济政策深受苏联影响

C.经济建设出现浮夸风                         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可知是工业和农业的增长率,不是二者所占的比例,排除A;“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可以判断D错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于21世纪初,排除C;题干反映了工业增长速度较快,说明经济政策深受苏联影响,B正确。故答案选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B.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C.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D.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查看答案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并颁布《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等一系列商法,还以年利率6%的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办企业。这些举措(  )

A.加重了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榨

B.阻止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反清的斗争

C.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开始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查看答案

费孝通《乡土中国》中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造成材料中“乡村里的人口……不太会有变动。”的经济因素是(    )

A.中国农村封闭落后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                    D.宗法关系长期存在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运抵的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 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中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

C.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D.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

 

查看答案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各国的做法(  )

A.倡导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B.有利于国家贸易的自由化

C.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D.促进世界市场协调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