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建设成果,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开发大庆油田 ③氢弹实验成功 ④修建秦山核电站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曾说: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冬就说过,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几十倍、以至几百倍于现在的农作物的高产量。今年的农业丰产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预见。这是共产主义风格的胜利,是破除迷信、彻底解放思想的胜利。这表明( )
A.一五计划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高产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左”的倾向
建国初期某一时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此,可以推测出当时中国( )
A.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 B.经济政策深受苏联影响
C.经济建设出现浮夸风 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B.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C.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D.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并颁布《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等一系列商法,还以年利率6%的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办企业。这些举措( )
A.加重了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榨
B.阻止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反清的斗争
C.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开始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造成材料中“乡村里的人口……不太会有变动。”的经济因素是( )
A.中国农村封闭落后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 D.宗法关系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