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拿破仑的个人评价,长期以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这些...

对拿破仑的个人评价,长期以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欢迎。虽然也存在着……认为拿破仑背叛了革命的政敌,但是大多数人则都因为他结束了骚乱和建立起了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欢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军事上的胜利,拿破仑个人统治地位日益巩固,同时也日益背离大革命的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原则。1804年放弃共和制度,建立法兰西帝国,自任皇帝,恢复等级制度和贵族称号,实行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与旧贵族和旧官僚妥协,剥夺了大革命期间人民取得的重要权利,如普选权。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

材料三  (拿破仑)身材短小,颜色黯淡,似乎无底的阴暗的眼,浓厚的黑色髦发.常穿着一件飘荡的黑袍,用一条粗的腰带系住,像进香客一样。不趋时髦,也不遵守社会的狭窄的规矩。

——罗曼·罗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在改造法国方面的“实在的成就”。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背离大革命的自由民主和平等原则的主要表现。

(3)指出材料三评价拿破仑的角度。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1)成就:结束了骚乱;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建立了先进的兵役制度;编纂的《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等等。(任答其中3点,3分) (2)主要表现:放弃共和制,建立帝国;实行分封制;与旧贵族和旧官僚妥协;剥夺人民权利。 (3)角度:外貌、性格。方法: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看其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等等。(任答其中2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但是大多数人则都因为他结束了骚乱和建立起了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欢呼”并结合所学拿破仑举措从“结束了骚乱;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建立了先进的兵役制度;编纂的《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可以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中“同时也日益背离大革命的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原则。1804年放弃共和制度,建立法兰西帝国,自任皇帝,恢复等级制度和贵族称号,实行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与旧贵族和旧官僚妥协”从民主权力的角度思考回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阐述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第一小小问依据材料三中“)身材短小,颜色黯淡,似乎无底的阴暗的眼,浓厚的黑色髦发.常穿着一件飘荡的黑袍,用一条粗的腰带系住,像进香客一样”来归纳概括;第二小问方法结合所学从“客观公正;一分为二以及看其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角度思考回答。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资产阶级革命家·拿破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政权发挥不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原始积累)利用国家权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来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缩短过渡时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收助产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二  1868~1869年,明治政府发行太政官纸币达4800万两;1873年开始设立国立银行,到1879年达153家,促进了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1873~1880年的地税改革,又促进了农民的分化,使它们变成廉价劳动力的出卖者;政府还改革封建式士的体裸制度,实行了士族授产政策等等。

——丁菁《从经济角度看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之原因》

材料三  1878年,日本国民经济中资本主义成份约占20%多一点,地主经济则不到18% , 个体经济约占60%,1893年,资本主义经济的比重上升到35%~40%,个体经济的比重约占45%左右,地主经济也有所发展,但在比重上则降至17%以下。

——吕方和《简论明治维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原始积累”的核心含义及突出特征。

(2)据材料二归纳日本政府在“原始积累”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3)有学者认为,在经营工矿企业方面,日本政府不仅起了“助产婆”的作用,而且也完成了一部分“产妇”的工作。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加以说明。

(4)据材料三指出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代政治理论告诉我们,不受约束的权力是极其危险的。在拥有绝对权力的情况下,滥用权力的诱惑力几乎是无法阻档的。……王安石曾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但曾经积极支持过范仲淹变法的三朝宰相富弼在听到这样的言论时感到十分震惊,说道:“人君所畏惟天,若不畏天,何事不可为者!”

——张剑锋《天变到底足不足畏》

材料二  及神宗朝,荆人(指王安石)秉政……国事日非,膏盲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诸害百性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

——顾炎武《日知录,宋民风俗》

材料三  王安石的学术观点截然不同于所谓的纯儒或俗儒……要实行变法,就不能不在事实上背离保守的儒学,汲取管仲商鞍的变法思想。

——范文澜《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王安石的“三不足”言论有何积极意义?据材料一指出富弼对“三不足”言论感到十分震惊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与“国事日非”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从变法思想及实践两方面归纳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材料三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四(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 “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指出拉斐尔的圣母像与中世纪相比,在立意上有何变化?列举两例文艺复兴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三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

 

查看答案

科学无国界之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致力于科学传播,促进中国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学是人类全体的,…… 科学是非西方民族所普遍单重和追求的西方文明的一个产物。实际上,正是科学及与它有关的技术,使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因此,从前的从属民族如今正力求通过弄清楚西方对人类作出伟大而独特的贡献的秘密来矫正不平衡状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以人文思想为主的科学传播者,系统展示了科学精神对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通过彰显科学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采取了激进的批判态度,“打倒孔家店”一度成为激进的知识分子进行文化革新的口号。通过推崇理性和实证的精神,新文化运动扫除了大量玄学迷信的鬼话,有力推进了民众心智的启蒙。而科学推崇说服而非压服的精神,又为国人解决政治中的分歧提供了一个范例,对中国民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焱、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传播》

材料三  明白的说,照我的意思,是要如宋、明人那样再创讲学之风,以孔、颜的人生为现在的青年解决他烦闷的人生问题。……有人以五四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新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怎能算得中国的文艺复兴?若真中国的文艺复兴,应当是中国人自己人生态度的复兴,……只有踏实的莫定一种人生,才可以真吸收溶取了科学和德莫克拉西两精神下的种种学术、种种思潮而有个结果。否则我敢说新文化是没有结果的。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1921年)

请回答:

(1)19世纪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利用科学“来矫正不平衡状态”的?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影响。

(3)材料三中梁漱溟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什么局限?为此,他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法?

(4)20 世纪20年代,科学在国内为广大知识青年所推崇。综合上述材料及时代背景,简要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体现上述风格的作品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