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

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太平大国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洋务运动时期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失去辫子”是指辛亥革命时期的剪辫令所造成的,所以,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辛亥革命时期,故C正确。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时期的变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 身体没育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表明当时上海

A. 已经基本普及了基础教育

B.受到西方文化的逐步渗诱

C.人们的审美观念全盘西化

D. 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

 

查看答案

1923年10月10日,冠生园公司在《工商新闻》国庆增刊告白:“爱国者,必纪念此国庆日,爱购国货者,是真爱国。本园各种牛肉果子食品,是完全国货,故爱国者诸君,皆热心提倡而购食之。”材料直接反映该公司

A.借机进行商业宣传           B.首倡实业救国

C.弘扬辛亥革命精神           D. 主张民主共和

 

查看答案

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主要反映了

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先进

B.促进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掠夺

D.政府保护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倡导“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二者的区别是

前者重在科学技术,后者重在科学精神、方法

前者属于制度层面,后者深入到文化层面

前者用于反侵略,后者推动思想解放

前者思想来源于西方,后者思想源于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蒋廷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 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A.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创办民族工业

B.为“求富”创办湖北织布局等民用工业

C. 学习近代西方资木主义民土政治制度

D.学习西方的科学精神和民主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