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历史上...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      它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材料三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1)根据材料一,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引发诸多“第一回”的具体成果。

(3)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1)主要意义:促进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 (2)“第一枪”:结束清朝统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一步”:颁布《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一回”:发布改称谓、废跪拜(剪发辫、易服饰、禁缠足和倡女权)等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等。 (3)材料三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带来什么变化,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县城的普通民众中。理【解析】 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是不一样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缓慢而渐近的过程。注意:全面分析史实,不能以偏盖全。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紧扣材料一信息“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等,分析、认知,把握到“促进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维度即可。 (2)本问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知识迁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避免答非所问。关于“第一枪”,紧扣“推翻千年帝制”,指的是结束清朝统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关于“第一步”,紧扣“民主共和”,把握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即可;关于“第一回”,紧扣“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把握到辛亥革命后革除系列旧俗的政令即可。 (3)本问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兼顾考查考查学生史学理论及素养相关内容。本题涉及到两个小问,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一小问的“理解”,首先要概括得出材料三的观点,即辛亥革命并未带来什么变化;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上围绕“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维度展开,言之有理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紧扣材料三信息,把握到历史研究的相关方法,诸如要全面、客观,要杜绝以偏概全等即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概况及意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历史研究和认识的方法·全面、客观 【名师点睛】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本题要求我们从更广的社会视角(社会史观)来研究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更是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从中发掘出大量有利于今天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思想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历史借鉴。关于“社会史观”要引起重视,近年来考查得比较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根据此观点从“过去” 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载:二十七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该日记是记录是圆明园遭劫的是一手史料

B.李慈铭否认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C.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洗劫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查看答案

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他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矛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一份公告,文中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香港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

C.甲午战争——台湾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