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各个阶段,农业发展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 农业...

新中国各个阶段,农业发展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 农业生产合作社(本章程所说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是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劳动农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组织。

第二条 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不分男女老少,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56年6月)

材料二      民工队来买菜的人说,村里的红薯已经吃光了,刘引芝的父亲死了。肿病——劳动过度,营养不良。缝纫室的哥嫂同时死亡,也是肿病。1959年旱灾,1960年春夏,该还有多少人死亡呢?(1959年11月4日)。

劳动队真是天堂。徐从周的孩子在这里吃了晚早二顿稀饭,欢喜得不得了。徐从周是在避难所里。我对他说,现若他仍在农村,目击心伤,如何过去?(1959年11月4日)

刨红薯,民工过路,歆慕不已,都到地头捡残屑,驱之不去。一个新发明,红薯藤磨粉。(1959年11月13日)

——顾准《商城日记》(1959-1960)

材料三     18个带头人按下红手印的1978年,他们的人均年收入仅仅22元,第二年跃升为400元,一举脱贫,从此与温饱相伴。从那以后,小岗村人均收入的增长相对缓慢,1993年约为1100元。……性格开朗的关友江对记者说起了顺口溜:一年超越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

——《今日小岗村:一年超越温饱线,廿年没过富裕坎》(来源:经济参考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高级农业合作社的特点,并分析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积极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怎样的经济状况?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978年后,农民迅速实现温饱的主要途径。为加快农村富裕,还有哪些措施可行?

 

(1)特点:生产资料集体化,集体劳动,按劳分配。意义:克服小农分散经营的弊端;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利于工业化 (2)状况:陷入三年经济困难。原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左倾错误忽视规律急躁冒进;自然灾害(4分,任答两点即可) (3)途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措施: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化经营等。(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信息以及正确认知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一信息“集体经济组织”、“组织集体劳动”、“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等,不难把握到答案,即生产资料集体化,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关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积极作用”展开,所组织的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2)本问考查的是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探索与实践知识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准确归因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状况及原因”要求,避免作答不完整。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1959年旱灾,1960年春夏,该还有多少人死亡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关于第二小问,结合“天灾人祸”史实,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人祸”: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左倾错误忽视规律急躁冒进;“天灾”:自然灾害。 (3)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新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三信息“1978年”、“从那以后,小岗村人均收入的增长相对缓慢,1993年约为1100元”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把握到答案,即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关于第二小问,考查知识迁移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把握到以下方面: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化经营等。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探索与实践·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探索与实践·“大跃进”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探索与实践·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探索与实践·“八字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名师点睛】关于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要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1.三大改造的推行: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2.中共八大的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这是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正,并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改革经济,迎来不同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

——苏联《文学报》评论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以完善既有体制为宗旨的理论和政策使一度受到改革冲击的斯大林模式得到修补和延续,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苏联社会发展的停滞,并在勃列日涅夫晚年再度出现了类似斯大林晚年的由体制僵化而走向危机的状态。

——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苏联、美国修建上述公共工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模仿苏联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共同结果。

(4)结合上述材料,就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劳斯莱斯公司CEO约翰·罗斯于90年代曾说:10年前公司98%的技术研究工作是在英国完成的,而现在这个比例不足40%,很多工作是在德国、印度、新加坡等完成的。这一现象说明了       

A.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B.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动力

C.中小规模企业取代垄断               D.信息技术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查看答案

在美英等 23 个国家签署关贸总协定协商降低关税的时候,美国对苏联展开了经济封锁。1949 年,美、英、法、德等 17 个国家秘密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委员会对社会主义阵营开出了4张禁运清单, 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高科技产品和战略产品都属于禁运范围。这反映出    

A.国际政治格局影响全球化进程          B.全球化仅限于资本主义国家

C.战后世界贸易体系阻碍全球化          D.意识形态决定国家经济关系

 

查看答案

图漫画中所述现象带来的影响是    

A.欧共体向政治一体化发展

B.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欧洲公民的认同感有所加强

D.助推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查看答案

二战后,区域性经济组织获得很大发展,有人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模式:模式一: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模式二: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三: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下列组织归属于模式三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东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