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

《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中的“禁”  

A.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B.阻断了中外之间的经济交流

C.抵制了西方对华的经济侵略      D.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准确理解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禁”是指明清时期推行的海禁政策,根据材料,海禁后“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可知D项正确,C项错误,与最后历史事实相违背;A项小农经济与材料无关;B项是影响了民间正当贸易的进行,说法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在图书馆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在  

职业

自耕农、地主

佃农

工场土、雇工

商人

占人总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成都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开封地区           D.明代苏州地区

 

查看答案

明朝时有人说:“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宣德十年,命全面停罢金、银、铜、铁官矿,令民自采炼。这表明  

A.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      B.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始出现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官营手工业管理方式落后

 

查看答案

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量”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两大主流之一的是讲世情。……讲世情小说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清代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我现在可以分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材料二: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

材料三: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

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价值。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

材料四: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1)在材料一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

(2)材料二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类绘画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一、二、三,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四中“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和明清“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的历史依据。两者在思想发展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二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三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35

7

17

8

8

科学发现始终是在继承与突破传统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由于观测技术的进步,中世纪末期,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对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提出质疑。哥白尼在研究了大量古希腊哲学和天文学著作基础上,经过长期推算,提出“日心说”建立起一个新的宇宙体系——日心体系。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的速度与质量成比例”的学说;并于1610年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1781年,一些科学家根据万有引力理论,通过大量的计算先后发现了海王星与冥王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的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变化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有何不同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