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对考察当代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有借鉴意义。阅读下...

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对考察当代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有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从提出到实施》大事记

1947年6月5日 

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经济计划

6月底7月初

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

7月9日 

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苏联的主张

8月

苏联与六个东欧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

9月

共产党情报局正式建立

1948年

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规定:运往西欧的美国过剩农产品在原销售价上追加不低于50%的利润

英国为接受援助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之后,有英国议员强烈要求政府取消那些可能使英联邦蒙受损失的条件。

材料二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美】菲利普·费尔《世界:一部历史》

(1)欧美国家围绕“马歇尔计划”产生了诸多矛盾。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其中两对矛盾及其焦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到1948年,围绕“马歇尔计划”的诸多矛盾发展的主要结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和平产生的主要影响。

 

(1)矛盾及焦点问题:英法与苏联围绕欧洲是否接受联合援助问题的矛盾;苏联与东欧某些国家围绕是否参加马歇尔计划的矛盾;美国与英国围绕援助与国家利益关系问题的矛盾;美国与苏联围绕控制欧洲问题的矛盾。(任写其中两对矛盾及焦点问题,即得6分,“矛盾”1分,“焦点问题” 结果:美国从计划援助欧洲转变为事实援助西欧;美苏两极冷战形势进一步发展。 (2)因素: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军事阵营推动对峙局面形成;苏联领导人的对外态度摇摆不定;苏联领导人发出核战争威胁言论。(6分。任写其中三点,即得6分) 影响:美苏对峙加剧了世界形势动荡,和平遭受威胁;但双方势均力敌和寻求妥协也遏制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4分。本问可酌情给分,但须从两个方面展开阐述,每个方面最多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 “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有英国议员强烈要求政府取消那些可能使英联邦蒙受损失的条件”指出即可。第二小问,围绕美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作答即可。第三小问,顺着矛盾找相应结果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逐一进行分析概括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两个角度作答即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治国方略是治理国家的战略性指导原则和全盘的方针与策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作为雅典城邦的领导人,在公元前461~前429年长达32年的时间内,担任执政官,使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他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将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概括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的真正才能。”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说道:“名位便应该轮番,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

(1)结合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史实,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运作示意图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皇帝与议会、皇帝与首相之间的权力运作关系,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德国历史发展的影响。(7分)

材料三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

材料四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二条  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九条  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3)依据材料,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钦定宪法大纲》的不同。

 

查看答案

地方行政翻度的创新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一一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三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及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从中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段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关系,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围绕自身利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

 

查看答案

1963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世界和平”演说中称,美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深切的利益,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结束我们所有的一切分歧,那么,我们至少能够协力使世界在分歧之中保持安全”,此演说

A.表明美国放弃冷战政策

B.旨在促进美苏两国间合作

C.反映美国的霸权已衰落

D.吸取了核战争危机的教训

 

查看答案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助于十月革命的展开

B.二月革命是一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随时转为社会主义革命

D.两场革命都充分体现了列宁高超的领导艺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