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济大危机(1929一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整顿金融,恢复信用              D.社会立法,保障改革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涉及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经济民族主义,根据材料中的提示可知“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即为经济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是在国际贸易中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美元贬值有利于刺激出口,这样可以把国内过剩的商品倾销到其他地区以转嫁经济危机,。其他三项更多着眼于稳定国内社会秩序、刺激就业、恢复生产等。因此C项正确。 考点: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措施·整顿金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2年与1961年相比,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增长22.63% ,达到116.5亿斤;农村劳动力的数量超过1957年水平。农用拖拉机增加2779台,达到9800多台,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巩固,并有所发展。该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农业中开展“大跃进”运动

B.中共中央彻底纠正“左”倾错误

C.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实施

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贡大为上升

 

查看答案

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材料中“政府号召组织起来”的措施是

A.进行土地改革                  B.恢复国民经济

C.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成立人民公社

 

查看答案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使中国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政策支持            B.世界经济萧条带来的市场机遇

C.国内政治局势稳定            D.实业救国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

 

查看答案

1904年,日本倾销东北的洋布锐减,南通关庄土布得以在东北畅销,一年总销数在15万件以上。这一历史现象

A.主要体现了清末新政的进步作用

B.说明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C.主要是由于土布质量大大提高

D.有利于民族机器纺纱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钱理群在《天地玄黄》 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A.官僚资本彻底崩溃   

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工业陷人绝境

D.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