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铁犁牛耕成为...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在

A.夏朝           B.春秋战国时期

C.汉朝            D.唐朝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 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夏朝是采用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采用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排除B;汉代时期,耕作方法、耕作模式、土地的使用方式、耕作制度、农具的革新和水利工程的兴修等方面有了和很大进步,标志我国精耕细作的形成,所以选C;唐代在汉代之后,不符合题意,排除D。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小农经济 【名师点睛】中国春秋战国以后农业经济的发展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体,其耕作模式中最突出特点的是精耕细作。由于平时在学习中学生对铁犁牛耕方式没有直接感观故对此没有深刻体会,建议平时学习中多注意收集图片和视频资料加以学习以补充该方面的不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政府在大危机的打击下已经认识到,如果像前几届共和党政府那样完全让垄断资本自行其是,而不对其过分剥削压迫行为进行限制,如果让工人群众经济政治环境继续恶化,而不提高工人群众的购买力,资本主义的继续运行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实现以上目标,在当时的状况下只有政府才能做到。因此,为了恢复经济,罗斯福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其实质。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目的。

材料三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到19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分子模式的?概括其调整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 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工业化需要科学技术推动,工业化时期是善于学习的时代,……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工业化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时代。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 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 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2)至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材料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成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材料二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清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经济方面指出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并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评述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三  下图为“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四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地域上有何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利因素。

 

查看答案

联合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等的,它加深了穷国和窗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下对全球化趋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过程加剧国际社会的贫富分

B.经济全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不公平的际经济旧秩序拉大了南北差距

D. 经济全球化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家的发展

 

查看答案

有一历史小组在介绍某国际组织时说:“是经济合作论坛平台,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政府间组织”。该组织应是

A.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金组织

C. 欧洲联         D. 亚太经合组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