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曾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开头。”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率先开辟新航路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成为“海上马车夫” 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南宋学者叶适说:“(三代)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到汉代始行抑商政策,他认为:“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叶适的观点是
A.宋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促进商业发展
B.批判重本抑末的政策,该政策存在弊端
C.经济重心南移,促使人们经济观念转变
D.表明义利兼顾的观念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甲骨文中“年”字的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为“人”字。而中国人也习惯地称“过春节”为“过年”,形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
B.为纪念神农氏的杰出贡献
C.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
D.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的主导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者陈宝森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材料二 世界发展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类别(国家类型、时间、产值) | 1970年 | 1992年 |
33个发展中国家 | 108美元 | 297美元 |
21个发达国家 | 3129美元 | 22185美元 |
材料三 “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1)据材料一,分析近三十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中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