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

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D.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D项表述都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均排除;根据材料信息“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 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可知作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使风俗人心变化,民众体格、品格提高,C项正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6发行的《<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中认为革命者只要善守国际法,承担清政府和列强订立的条约、债务、义务,列强是不会干涉的。这一认识(   )

A.有力反击了立宪派的担忧B.体现了革命派对列强的幻想

C.正确分析了革命的利弊D.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查看答案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梁启超,1923年)材料评述的是(   )

A.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与二次革命

C.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D.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

B.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实现

C.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对抗解决矛盾

D.合则两利、分则不利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