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A.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1965年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一变化,说明苏联改革
A. 加强了企业经营独立性
B.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C. 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
D. 完全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时期 B.勃列日涅夫时期
C.戈尔巴乔夫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否定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
D.列宁意识到了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
英国《每日邮报》爆料,2009年,全英有近500万处在劳动年龄的人失业在家,同时他们的家人也都没有工作。这些人和他们的家庭全靠政府供养,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向政府伸手要钱,不愿再去工作了。这表明
A. 福利政策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保障
B. 福利已经发展成为公民权利
C. 福利的过度投入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英国是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国家
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B.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D.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