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华盛纺织总厂投产之后,李鸿章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A.保证洋务派企业在民用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B.反对在传统手工业领域发展近代机器生产
C.通过限制生产规模抵制外商企业的经济渗透
D.满足帝国主义通过在华投资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
下表为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年代 | 进口 | 出口 |
1885 | 88,200,018两白银 | 65,005,711两白银 |
1895 | 171,696,715两白银 | 143,293,211两白银 |
1905 | 447,100,082两白银 | 227,888,197两白银 |
1911 | 471,503,943两白银 | 377,338,166两白银 |
A.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停滞
B.《南京条约》是进口激增的最主要原因
C.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D.一战爆发促进了中国出口大幅度的增长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B.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C.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D.折射出全体国人均要求改革的社会思潮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死亡和衰落。”对于近代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C.资产阶级发起“实业救国”
D.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挤压
下列图片中的内容分别表示人类历史进程中几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式。那么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