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5世纪末开始,人类的全球化进程拉开序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

从15世纪末开始,人类的全球化进程拉开序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并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条件?

 

(1)内在动力:建立高效行政机器;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科技的进步。 影响:打破世界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 (2)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技术革新建立在生产经验基础上: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科学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或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缩短): (3)条件: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技术手段;对外侵略扩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解析】 试题分析: (1)内在动力:根据材料一中的“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可以得出答案。影响:注意审题,需要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即打破了世界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2)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可见,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技术革新建立在生产经验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科学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见,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技术手段;对外侵略扩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两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A.封建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B.洋务企业产生和发展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查看答案

1894年,华盛纺织总厂投产之后,李鸿章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A.保证洋务派企业在民用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B.反对在传统手工业领域发展近代机器生产

C.通过限制生产规模抵制外商企业的经济渗透

D.满足帝国主义通过在华投资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

 

查看答案

下表为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对表分析正确的是

年代

进口

出口

1885

88,200,018两白银

65,005,711两白银

1895

171,696,715两白银

143,293,211两白银

1905

447,100,082两白银

227,888,197两白银

1911

471,503,943两白银

377,338,166两白银

A.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停滞 

B.《南京条约》是进口激增的最主要原因

C.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D.一战爆发促进中国出口大幅度的增长

 

查看答案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B.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C.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D.折射出全体国人均要求改革的社会思潮

 

查看答案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