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想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预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一切重大军政事物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图1 图2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美国驻华代办田夏礼说:“应该让战争顺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如果干涉带来和平,那种和平是不能持久的。惟有使用武力才能使这个国家和世界融洽共处,只要清皇朝不致受到威胁,中国的战败倒是一个有益的经验。”
――《甲午海战110周年祭》
材料二:1962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
――敢峰主编《戴高乐传》
材料三: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此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或归宿……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即使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并不以第三国为目标或对象,这种关系也会对第三国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发生作用。”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夏礼对中日战争和清朝政权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戴高乐提出的法国外交的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外交目标提出的背景。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运用中国现代史关史实说明。
下边两幅图反映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中苏(俄)外交关系,图2反映的外交关系与图1的不同在于
A.缔结军事同盟 B.坚持独立自主
C.结伴而不结盟 D.加强友好磋商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指出:“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在当前,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这表明戴高乐
A.认为欧洲的恢复和发展需要得到美国的援助 B.希望进一步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C.主张主权国家是实现欧洲联合的基础 D.强调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基本前提
据《国际条约集》(1948—1949)记载:“为了实现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会议认为必须由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交流经验、相互给予技术的援助,彼此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提供协助为其任务。”这说明当时的经互会
A.让中国渡过经济难关 B.有利于欧洲一体化
C.逐渐发展为华约组织 D.是美苏“冷战”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