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士族为第三等,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B.中央集权的加强
C.科举制的进一步推行D.宗法制得到完善
西汉武帝中期规定:除京畿所在州(司隶)、郡(京兆)、县(长安)外,其他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刺史均不用本州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实行籍贯回避制度( )
A.利于解决王国割据问题B.旨在避免地方势力坐大
C.能够杜绝官员结党营私D.成为汉代选官的主流方式
《管子•小匡》记载了齐国的选官之法:“于子之乡,有居处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于父母、长弟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公设问国家之患而不肉,退而察问乡里,以观其所能,而无大过,登以为上卿之佐。”后世与此法一脉相承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卿世实禄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据嘉靖《徽州府志》记载:“家多故旧,自唐宋来数百年世系,比比皆是。重宗谊,讲世好,上下六世之施。村落家构祠宇,岁晚殂豆。”与此现象密切相关的古代制度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度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想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预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一切重大军政事物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图1 图2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