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汉初期,“无为而治”思想曾一度盛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观原因是( ) A.西汉初...

西汉初期,“无为而治”思想曾一度盛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观原因是(  

A.西汉初年经济残破

B.这一思想适应了休养生息的需要

C.该思想是一种消极无为的思想

D.这一思想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局面

 

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无为”到“有为”,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A项是汉初采取“无为而治”思想的客观原因,与设问要求“主观原因”不符,故排除;C项中“消极无为”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无为而治”思想不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D项的表述错误;西汉初年,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故本题应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校发起的“汶川,我们在一起”的志愿者活动中,下列最不可能参加救灾的人群是(  

A.高二(11)班儒家信徒汪洋 B.高二(20)班道家信徒恣肆

C.高二(12)班法家信徒落英 D.高二(16)班墨家信徒缤纷

 

查看答案

两千多年前,古人写“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时就深刻揭露了“墨守成规,贪图安逸,思想僵化”的愚蠢可笑,这个故事的作者痛批了“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荒诞不经,他是(   )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庄子

 

查看答案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外儒内法

 

查看答案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介绍诸子百家的学派时,批判其中一家宣扬了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不分阶级的情感。请推测批判的对象及其学说是(  

A.孔子的“仁” B.孟子的仁政学说

C.墨子的兼爱   D.庄子的齐物

 

查看答案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