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

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l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

A.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    B.清朝地方财政脱离中央

C.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    D.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清朝中央集权制度。根据题目中“布政使”是为节制地方的财政权所设,在明朝时地方上也设立了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使司分别管理地方行政、军政、监察,实现地方的相互牵制,实现中央集权,清朝时,布政使作为地方督、府的附属机构,依然起到牵制财政权的功能,但“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从中看出布政使的财政权被巡抚剥夺,加强了巡抚的权力,削弱了中央集权,故 A项正确,C项错误;B项错误,清政府地方财政没有脱离中央;地方权力制衡遭到了破坏,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历史各时期反贪斗争的经验,无疑对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汉武帝设十三部刺史,加大监察力度,鼓励吏民越级上书,诣阙言事,此做法( )

①从制度上保证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时刻处于监督之下

②实现了监察权和行政权相分离,基本是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③造成社会局势动荡和社会的离心

④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激化的社会和阶级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店代政小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编排程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这一现象

A.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B.强化了中央集权

C.消除了宦官专权乱政现象        D.避免了君主权力独裁

 

查看答案

《诗•商颂•殷武》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这说明商朝

A.实行分封制维护社会秩序 

B.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统治

C.以武力、德政维护民族关系

D.稳定了与周边民族的联盟关系

 

查看答案

“君主自命‘天子’, 君主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材料主要反映周代政治

A.促进了君主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形成

B.休现了君权神授与皇位世袭的理念

C.影响了封建政治君父同伦、家国一体的体制

D.导致了后世男尊女卑、君父一体的政治现象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原因。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形象”成为“流行语”的背景及在欧洲人心目中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