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海洋文明暴力洗劫东方内陆文明的时代虽已远去,可是全球化的蓬勃兴起,再次使蕴藏着丰富资源的海洋成为人类通向四面八方的“巨大的公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摘编自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 中国近代的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兴帮[邦]张海权”的道理,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意为:别国以我国为争夺瓜分的对象),岂置之不知不问。”孙中山面对旧中国的形势,从民族存亡和民生的角度关注海洋,在《实业计划自序》中说: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一摘编自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以15-18世纪世界殖民霸权的转移为例为该观点寻找三个历史依据。
(2)依据材料二,简述孙中山的海权思想。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的海权为什么不能得到保障?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当代中国应如何看待海权问题。
一人生活在明朝时期,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的是( )
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韩三平是电影《建国大业》的导演,记者在采访他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代表大多数人的要求,这是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蒋介石失败、毛泽东胜利的根本原因。”最能体现共产党“代表大多数人的要求”的制度是( )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方针
《汉书·武帝纪》记载:“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比侯矣。”这在当时的最主要影响是( )
A.推动封建自然经济迅速发展
B.解决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C.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D.促成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C.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D.经济的发展程度低于印度
1925年到1929年,德、法、比等国的关税分别提高了29%、38% 和50%,1930年美国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商品进口税平均提高约40%.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各国提高关税额的结果( )
A.有效保护本国经济和应对经济危机
B.推动各国对外贸易趋于平衡
C.促进世界贸易趋于稳定
D.加剧世界经济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