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载:“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

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载:“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是

A.土地兼并          B. 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        D.闭关锁国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等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性,主要是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结果,故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徐锡龄《熙朝新语》载:“苏州长间门外南滚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

A.区域间长途贩运业发展较快               B.商业发展得益于经济政策的变化

C.繁荣的商业市镇开始形成                 D.成为晋商徽商的主要活动区域

 

查看答案

斑固《汉书》载: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缓,掌治其国。……武帝改(王国)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碌助,故王国如故。报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日仆,秩亦千石。成帝(公元前8 年)省内史,更令相泊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汉初分封王国有利于中央集权          B.提高王国官吏体禄及军政权力

C.逐步削国如郡加强对地方控制          D.王国事务一直由中央统一管理

 

查看答案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立子以贵不以长,立适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材料表明宗法制

A.注重任人唯贤,维护贵族政治         B.约束兄弟子女,迫求政治平等

C.维护等级关系,强化封建专制         D.强调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材料二  1978-2008年,中国用短短的30年实现了一个从颓败到中兴的划时代飞跃,迅速踏上现代化道路。30年,经历了欧洲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30年,经济保持年均速度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实现划时代飞跃的基本经验。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在国际上被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杭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由于全面战争时间约为8年,亦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为抗战。

(1)指出抗战开始的时间及标志。

(2)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国内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