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与柏拉图虽然生活在地球的两端,但都处于社会秩序混乱的时代,并都试图解决现实的...

孔子与柏拉图虽然生活在地球的两端,但都处于社会秩序混乱的时代,并都试图解决现实的政治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摘自《论语》

材料二  柏拉图认为有五种政体形式: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寨头政体、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这种政体虽然只是个理想,但却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很有意义的目标。“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间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

——(美)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主要政治现点。

(2)据材料二,概括柏拉图的政治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者的观点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

 

(1)观点:主张维护周“礼”,即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 国。 (2)特点:实行贵族政体;哲学王担任统治者;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3)原因:孔子的主张不适合诸侯争霸的需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主张不符合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一中““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可以概括出主张维护周“礼”,即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国。 (2)由材料二中“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寨头政体、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这种政体虽然只是个理想,但却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很有意义的目标”的细信息逐条归纳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者的思想实行不同的原因结合各自的时代背景从“孔子的主张不适合诸侯争霸的需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主张不符合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的角度概括出思考回答。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思想家·孔子和柏拉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政治力量的对比以及政治利益的划分惰况而形成的一种相时稳定的态势和状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这篇讲稿中我不希望有模棱两可的字眼。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又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我也希望向全公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拢我云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芙的转拆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人月接硬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摘自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竟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杜鲁门对战后世界蓝图的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的主要措施。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国际力量对比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这一主题。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6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影响着两国的全局利益.也关系着世界的和平、安全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像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中美关系史1949——1972》

材料二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去戴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

材料三  习近平2012年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

——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具体做法《不得摘抄原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 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

(3)综合上述材料,放眼未来,请你说说中美两国应构建怎样的双边关系

 

查看答案

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续汉书· 百官志》 载后汉光武帝的诏书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离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僧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 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丈化之融结。……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

一一琦戈穆《国史新论》

请问答:

(1)材料一中的“四科取士”指什么制度?据材料一,归纳其选拔人才的标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科二,概括该选官制度的弊端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这一制度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一文献

A.使工人运动开始有科学理论指导 

B.促使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

C .推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D.促使中共发动八一南昌起义

 

查看答案

《共产竞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但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材料所述现象表明

A.无产阶级必须放弃暴力斗争   

B.各国工人政党普遍认可议会斗争

C.社会主义运动逐渐走向低潮   

D.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