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这段材料反映了( )
A.太平天国后期农民阶级的经济需求
B.太平天国领袖们共同的经济主张
C.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
D.洪仁玕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主张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拒绝外国公使进京,甚至一度令谈判的桂良等人以免去外国进口关税来换取外国公使不驻京。由此可见咸丰帝( )
A.力争清朝大国地位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积极维护国家主权 D.轻视民族工业发展
道光帝曾下达如下谕旨:一、烟价在广州已付,军费和商欠不准赔;二、平行礼可以通融;三、香港“暂行赏借”(不是割让),闽、浙沿海暂准通商,但不许长久居住。该谕旨表明清廷( )
A.认可增开香港岛为通商口岸
B.坚持通过朝贡贸易与英国通商
C.拒绝《南京条约》赔款要求
D.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受到冲击
有德国学者认为,从宪法角度而言,德意志帝国是个“怪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中主要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担任国家元首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
C.内阁掌握行政大权 D.帝国议会由民选产生
“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协商好了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这表明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
C.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 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有人认为: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而且在战后还能与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处。为什么?你会发现,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罗马( )
A.万民法广泛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B.较为发达的工商业经济
C.帝国凭借军事实力不断进行扩张
D.《十二铜表法》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