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

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反映出(  )

A.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

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

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中“20世纪六十年代”是美苏争霸时期,而非放弃,故A项错误;差距巨大,与材料中“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不符,故B项错误;美国取得绝对优势,与材料中“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不符,故C项错误;美苏冷战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与材料中“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相符,故D项正确。 考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表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

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雅尔塔会议                            D.“杜鲁门主义”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  )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查看答案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了“世纪之握”,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世纪之握”的实现,主要是基于(  )

A.海协会和海基会的长期不断努力

B.国共两党对现时期两岸关系的深度思考

C.两岸民众对“九二共识”的坚持

D.一国两制构想得到两岸民众的广泛认可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