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没有建立一院制议会,而是建立了两院制。其中的原因可以在从制...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没有建立一院制议会,而是建立了两院制。其中的原因可以在从制宪者们的经典论述中找到答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密尔顿指出:在美国议会投票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州的多数却是美国人民的少数”,同时举出了一个美国人民的多数却是州的少数的例子(最大四个州的人口却超过了总人口数的一半)。

材料二 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就是把立法机构分为不同的单位。”汉密尔顿认为立法机关如果全由选民代表构成的一院制,就会存在部分人侵犯部分人权利的行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 一院制容易引发党争。如何消除党争,宪法的反对者们曾提出这样的观点:“用小共和国中公民的爱国热忱和遵纪守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因为对共和国的热爱使得小共和国的公民不会形成旨在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不同派系或者在此基础可以大大减小党争的危害。”而制宪者们认为“一切一院制而且人数众多的议会,都容易为突发的强烈感情冲动所左右,或者受帮(党)派头子所操纵,而通过过分的和有害的决议”。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人数相对较少的机构。

——《英美两国代议制结构性差异的成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如果实行单独的参议一院制或单独的众议一院制,分别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为解决麦迪逊和汉密尔顿提出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特点。

(3)材料三中“宪法的反对者们”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4)据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实行两院制的原因。

 

(1)结果:参议一院制:少数人侵犯大多数人的利益;众议一院制:少数州侵犯多数州的利益。 (2)措施:设立代表各州利益的参议院和代表公民利益的众议院共同构成议会。 特点:参众两院相互制约与平衡。 (3)不正确;因为它旨在恢复邦联制度;人数众多易为感情冲动左右;易受帮(党)派头子所操纵。 (4)原因:克服少数对多数的侵犯:解决专权;消除党争。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美国宪法规定参议员选举每周两名,众议员选举按各州比例产生。结合材料一可知,参议一院制造成少数人侵犯大多数人的利益以及众议一院制造成少数州侵犯多数州的利益。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二可知,麦迪逊和汉密尔顿反对实行一院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设立代表各州利益的参议院和代表公民利益的众议院共同构成议会。第二小问特点,回答实行参众两院相互制约与平衡。 (3)第一小问,观点不正确。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一切一院制而且人数众多的议会,都容易为突发的强烈感情冲动所左右,或者受帮(党)派头子所操纵,而通过过分的和有害的决议”可以归纳为旨在恢复邦联制度;人数众多易为感情冲动左右;易受帮(党)派头子所操纵。 (4)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同时举出了一个美国人民的多数却是州的少数的例子、以及材料二如果全由选民代表构成的一院制,就会存在部分人侵犯部分人权利的行为可以归纳为克服少数对多数的侵犯,根据材料三可以归纳为解决专权、消除党争。 考点:欧美代议制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1787年宪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学术界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宗曰:“(隋文帝)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吴兢《贞观政要》卷一

材料二 (嘉庆曰)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皇考高宗纯皇帝临御六十年,于一切纶音宣布,无非断自宸衷,从不令臣下阻挠国是。即朕勤政以来,办理庶务,悉尊皇考遗训……而至用人行政,令出惟行,大权从无旁落。

——·梁章钜《枢垣纪略》

材料三 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按照他的叙述,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则更较汉代进步,它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建设。体制、观念上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此,更是有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

——毛凯贤《中国官僚政治的历史评价:钱穆与王亚南的分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隋文帝相比,概括指出唐太宗在处理政事的做法。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政治的主要特点,该特点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钱穆与王亚南对中国古代中央运行机制的观点,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图是有关亚太局势的一幅政治漫画,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美两国是维系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②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将打破亚太地区的平稳发展

③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④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反映出(  )

A.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

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

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查看答案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

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雅尔塔会议                            D.“杜鲁门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