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历来分歧较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历来分歧较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祁龙威认为:“洋务派发展的经济企业,先是‘官办’,后有‘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经营管理之权,操之于‘官’,直接与封建政权相联系,为封建统治服务。这些企业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对外国资本有紧密的依附关系,为西方资产阶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增开了‘方便之门’。牟安世认为,“在洋务运动时期,商埠由五口通商发展到三十六口通商。他们遍布中国沿海和边疆,并在不同程度上深入到中国内地”。这“实际上说明了不平等条约的网罗的扩大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洋务运动时期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洋务运动并没有延缓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而是加速了它”。

材料二:孔令仁认为,他们搞洋务,发展资本主义,讲求富强之术,改良军备,从长远观点来看,实在是抵抗外国侵略的有效方法,根本方法……通过洋务运动,中国毕竟建立了一支新式军队,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这支军队在抵抗外国军事侵略上是出过一些力的,这些近代企业在抵抗外国经济侵略上也起过一些积极作用……洋务派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不是像清政府及顽固派那样起了推进作用,而是像广大人民那样起了延缓的作用。

就材料中的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不少于180字)

 

答案示例一: 观点:洋务运动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论证:洋务企业直接与封建政权相联系,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其不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壮大洋务企业在经济和技术上对外资有紧密的依附关系,为西方资产阶级掠夺中国,增开方便之门;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埠增多,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关税权被西方控制,而总理衙门的设立,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9分,答出3点即可) 答案示例二: 观点: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的侵略,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论证: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近代海军,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第一步,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培养适应“师夷长技”需要的人才,开近代教育之先河;“中体西用”的思想打开了封建统治者顽固保守的坚壳,有利于发展与传播向西方学习的思想。(9分,答出3点即可) 答案示例三: 观点: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带有明显的落后性和保守性,但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论述:落后性和保守性:坚持“中体西用”,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这与历史发展潮流相违背;不能从根本上对中国落后的生产力产生清晰的认识,坚持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坚持封建伦理纲常为国之根本,闭塞视听,强化了封建专制思想对民众的束缚。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依据答案示例二回答即可。(答出3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首先明确观点:观点1:洋务运动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观点2: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的侵略,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观点3: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带有明显的落后性和保守性,但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然后迁移所学知识、选取论据进行论证。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且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4B7.tmp.jpg

材料二 

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很快在纺织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并迅速被推广到其它工业生产部门。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人教版教材》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项标志性成就。电力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而且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岳麓版教材》

材料三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世贸组织成立后,中国经过与世贸组织所有成员的艰苦谈判,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

(1)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高于世界先进水平,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上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时期中国融入世界,成为经济大国的重大举措。

 

查看答案

1880年,招贴画在英国街头几乎随处可见。当时的伦教就有150名张贴工,他们每周要贴大约九万张海报.在法国.巴黎的街道与墙壁几乎成了海报艺术的画廊,各式各样的商品广告在填补城市的每个空白处,从戏剧、歌舞表演到自行车、香水、烟草以及饼干.1881年,巴黎市政府颁布了-条法令,规定海报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张贴,而且上面必须有政府公章表明已交“张贴费”。这说明

A.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广告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B.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

C.政府限制和干预新兴行业发展的现象开始出现

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广告业的无序发展,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查看答案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的商品总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在T和V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以解释

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         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C.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         D.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

 

查看答案

之所以说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其主要依据是(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合作更紧密    

B.全球劳动分工格局首次形成

C.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D.世界经济已经制度化

 

查看答案

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

../../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4B6.tmp.jpg

上表说明了(

A.工业革命是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源   

B.印度人口的持续增长是因大量黑奴的贩

C.中国与拉美人口数量的变化均缘于殖民扩张

D.不同地区人口变化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