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

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指的是  

A.仁者爱人              B.君主法治

C.礼乐规范              D.三省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礼的学说,可知内部的自律指的是伦理道德,外部的他律指的是礼乐制度,故C项正确;A、D项属于内部的自律,排除;B项属于法家思想,排除。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东西方的先哲·孔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2,488,492(两白银)

康熙十一年

18,096,850

康熙十二年

21,358,006

康熙二十六年

18,964,499

康熙三十年

31,849,719

康熙三十三年

41,007,790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查看答案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康熙帝时,中央政府在台湾设置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郡               B.台湾府

C.台湾               D.澎湖巡检司

 

查看答案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主要目的是  

A.成为贤明的君主       B.笼络寒门庶士

C.减少决策的失误       D.吸取隋亡教训

 

查看答案

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大帝国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其在全国设立36郡”的措施有利于  

A.扩大秦帝国的疆土                     B.避免割据局面的出现

C.中央各部门的配合                     D.各级地方官吏的选拔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神宗庙庭”。

材料二  《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