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孔子教育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人”和成“君子...

关于孔子教育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人”和成“君子”

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办私学打破官府的垄断

③ 孔子的教育也有政治功能,如“学而优则仕”,体现了积极入世的思想主张

④ 孔子讲授的主要是《诗》《书》《礼》《乐》《易》《论语》 的内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首先他要培养品德高尚的学生,并将这种人称之为“君子”。他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且一视同仁。《论语》孔子去世后出现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东西方先哲·孔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指的是  

A.仁者爱人              B.君主法治

C.礼乐规范              D.三省

 

查看答案

下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2,488,492(两白银)

康熙十一年

18,096,850

康熙十二年

21,358,006

康熙二十六年

18,964,499

康熙三十年

31,849,719

康熙三十三年

41,007,790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查看答案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康熙帝时,中央政府在台湾设置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郡               B.台湾府

C.台湾               D.澎湖巡检司

 

查看答案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主要目的是  

A.成为贤明的君主       B.笼络寒门庶士

C.减少决策的失误       D.吸取隋亡教训

 

查看答案

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大帝国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其在全国设立36郡”的措施有利于  

A.扩大秦帝国的疆土                     B.避免割据局面的出现

C.中央各部门的配合                     D.各级地方官吏的选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