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这段言论的实质是(   )

A.宣扬君权神授B.批判无道君主

C.主张克己复礼D.提倡君臣平等

 

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君主对臣子如何看待,臣子就相应的作出反应,可见孟子反对无道君主,B项符合题意,正确。君权神授是汉代董仲舒的言论,与孟子无关,A项排除。“克己复礼”是孔子的言论,与孟子这段言论无关,C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君臣关系处理时取决于君主的态度,并未强调二者平等,D项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舍王国维说:“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的储贰,故自开国之切,己无封建之事。”这说明商代(   )

A.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B.具备了初步的宗法秩序

C.依据才能品德确定储君D.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儒家经典《礼记•月令》中记载:“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法家著作《韩非子•解老》中也强调:“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这些论述的应用(  

A.导致以农为本思想出现B.促进了铁犁牛耕的推广

C.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D.反映了儒法思想的融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护自由的后手段一且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我最大的期望是看到人类的苦难——战争——自地球上消失。

——华盛顿

材料二  1948年1月13日~18日,甘地举行一生的最后一次绝食。甘地在结束最后一次绝食时向信徒们发表演说:你们不要把你们居住的城市与全国其他地区分隔开来。你们必须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恢复和平……如果我们记得,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没任何理由相互视为仇敌……愿神使我们大家更加明智

——(法)米尼克·拉皮埃尔、(美)拉里·柯林斯《圣雄甘地》

材料三  科学一种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带来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只要人被有计划地训练来对人类犯罪,这样造成的心理状态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导致大灾难。我们唯一的希望就在于拒绝会有助于准备战争或者以战争为目的的任何行动。

——摘编自许良英爱因斯坦第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盛顿是怎样看待战争与自由的关系的。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甘地怎样的思想主张?甘地的思想对解决当今社会问题有何借鉴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

(4)综上,概括三位人物的共同品质。

 

查看答案

秦始皇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睱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1)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一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