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 )
A.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B.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
C.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D.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
隋唐初创时,以儒经作为考试内容,“儒学多门,章句繁杂”,李世民令颜师古订五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又令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作为儒学经典的正统解释。从此以后,经有定本,疏有正义。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B.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C.确立儒家的社会地位D.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
687年,有人告发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690年一705年在位)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查此事。“本立宣敕(皇帝的诏令)示祎之”。祎之辩驳道:“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王本立回报武则天,刘祎之即被赐死于家。据此推断( )
A.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位高权重B.敕书出台有悖于规制
C.唐代建立一套独特的法律体系D.女皇武则天独断专行
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
A.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B.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C.理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D.儒学思想内部危机重重
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学者们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口口口口。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但这一切都未能在止步于已经高度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发生。”文中空缺文字应为( )
A.自然哲学B.书写技术
C.道德理论D.实验工作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引用当时的谚语说:“百里不贩樵(柴火),千里不贩籴(买入粮食)。”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交通不便制约商业发展B.百姓普遍视商为末
C.谚语不能反映社会经济D.司马迁瞧不起商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