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B.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C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孟子》在宋代以后地位凸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程朱理学推崇孔孟思想,将儒学经典作注,受其影响,《孟子》自此也受到较高的待遇,C项正确。A项是宋代时期的理念,但与《孟子》无关,排除。B项是儒家思想的根本,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陆王心学是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发展,是理学的一种表现,D项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作者认为行省制(   )

A.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

C.保证了元朝版图基本上不再变动

D.充分借鉴了两宋政治制度的优点

 

查看答案

《元史•地理志一》载:“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边疆地区设置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这主要表明元朝(   )

A.推行了民族融合政策B.边疆经济超越了内地

C.进行了政治制度创新D.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

 

查看答案

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980处。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这反映了(   )

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洪涝灾害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的依据

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D.全国政治中心南移的结果

 

查看答案

宋代以首都开封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宋仁宗时,“今之浮客,佃人之田、居人之地者,盖多于主户”,“天下废田尚多,民罕土著,或弃田流徙为闲民”。这说明宋代(   )

A.户籍制度难以为继B.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C.农民社会地位下降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C. 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 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