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己……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四民异业而同道”,所谓“同道”指“以求尽其心”,可见其主张正心解决问题,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他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总结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反映的古代赋税制度的弊端在于(   )

A.沿用旧制,鲜有改革B.赋役沉重,百姓困苦

C.单一税种,没有差等D.统一征缴,耗时费力

 

查看答案

成书于明朝中叶的《西游记》糅合了佛、道、儒等思想文化,成功刻画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大英雄孙悟空以及有很多毛病、缺点但又憨厚的猪八戒等经典艺术形象。书中或神或人或怪的故事反映了(   )

A.明朝时佛、道、儒开始融合

B.崇儒抑佛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C.市民阶层的价值观

D.中外不同的文化体系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示意图判断,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元朝的行政制度改革

C.明朝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D.清朝的国家机构设置

 

查看答案

宋朝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绍兴中,军旅之兴,急於用度,度牒之出无节。上户和籴所得,减价至二、三十千。时有‘无路不逢僧’之语。”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规定“僧道给度牒,有田者编册如民科,无田者亦为畸零。”这些措施有利于(   )

A.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丰富科举考试内容

C.强化对官吏思想控制D.加快宗教势力扩张

 

查看答案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B.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