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始设巡抚,“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晌”,后来绝大多数巡抚都带有兵部官...

明朝始设巡抚,“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晌”,后来绝大多数巡抚都带有兵部官衔及都察院的官衔。明朝设立巡抚的主要目的是(   )

A.取代地方的军政长官B.解决军粮供应问题

C.发挥地方上的自主性D.加强对“三司”的管理

 

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明朝巡抚,他的职能是监察地方事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地方事务归三司处理,可见D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材料强调巡抚是督查军务与粮饷,不是解决军粮问题,B项排除。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   )

A.己形成统一国内市场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D.苏州是全国经济中心

 

查看答案

《明史•食货志》:“洪武二十年,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下列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

A.鱼鳞图册是全国正式出版的地图

B.鱼鳞图册是全国赋役征收的依据

C.鱼鳞图册是全国教育普查的依据

D.鱼鳞图册是全国水利治理的依据

 

查看答案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己……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查看答案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他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总结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反映的古代赋税制度的弊端在于(   )

A.沿用旧制,鲜有改革B.赋役沉重,百姓困苦

C.单一税种,没有差等D.统一征缴,耗时费力

 

查看答案

成书于明朝中叶的《西游记》糅合了佛、道、儒等思想文化,成功刻画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大英雄孙悟空以及有很多毛病、缺点但又憨厚的猪八戒等经典艺术形象。书中或神或人或怪的故事反映了(   )

A.明朝时佛、道、儒开始融合

B.崇儒抑佛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C.市民阶层的价值观

D.中外不同的文化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