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9年7月苏俄政府对华公开宣言,也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再次表示废除以...

“1919年7月苏俄政府对华公开宣言,也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再次表示废除以往沙俄与中国所签密约,放弃庚子赔款,放弃所有在华权益……苏俄的这一做法对中国激进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亲俄之风甚嚣尘上。”“亲俄之风”的表现有(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

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国共第二次合作

 

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为1919年7月的“亲俄之风”,A项出现在1919年5月4日,排除。国民党“一大”提出的三大政策是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其中联俄就是表现,B项正确。C项出现在1927年,是共产党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C项与材料“亲俄”无关,排除。国共第二次合作指国内的两党合作,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学之两大砥柱。对材料观点的准确解读是(   )

A.导致社会私欲的膨胀B.肯定传统经世致用思想

C.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查看答案

“中国一城一邑,一岁一市之中,有怀一端之事思告白于人而无由遍诉者,常贴墙阴屋角间罗,而致之不可枚举。然多旋贴旋扯,往往十无一二经人之眼者,……盖有新闻纸出,而民之情不至拥于上闻矣。”材料揭示了(   )

A.城市民众诉求的变化B.报纸报道贴近民众生活

C.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D.报纸成为民众参政的渠道

 

查看答案

1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这主要反映了(   )

A.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B.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

C.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D.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

A.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    B.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教育的核心    D. 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

 

查看答案

1906年,清政府成立税务处,计划并人度支部(即原来的户部);并将原隶属于外务部的海关总税务司移交税务处管辖。清政府还声明不会改变海关内部制度。此举反映出清政府试图(   )

A.从列强手中收回海关管理权

B.排除总税务司干预外交事务

C.摆脱列强对财政命脉的操控

D.改变屈辱的半殖民地的境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