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

A.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A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在20世纪30年代的征集中国现代化所走道路的问题显示,大家的意见是走节制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即对走资本主义道路谨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西方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资本主义遇到了困境,所以才出现以上现象,A项符合题意,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30年代后期,张闻天曾指出:“根本的问题是我们不能同时面对太多的敌人,……最不应该的就是两个拳头去打人,要知道,打倒一切是小孩子的幻想,结果是被一切打倒。”张闻天说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

A.巩固工农联盟B.开展武装斗争

C.建立统一战线D.争取进步力量

 

查看答案

民国十三年,孙中山谈道:“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由此可见,此时的三民主义(   )

A.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B.促进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C.是反资本主义的革命纲领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1919年7月苏俄政府对华公开宣言,也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再次表示废除以往沙俄与中国所签密约,放弃庚子赔款,放弃所有在华权益……苏俄的这一做法对中国激进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亲俄之风甚嚣尘上。”“亲俄之风”的表现有(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

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国共第二次合作

 

查看答案

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学之两大砥柱。对材料观点的准确解读是(   )

A.导致社会私欲的膨胀B.肯定传统经世致用思想

C.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查看答案

“中国一城一邑,一岁一市之中,有怀一端之事思告白于人而无由遍诉者,常贴墙阴屋角间罗,而致之不可枚举。然多旋贴旋扯,往往十无一二经人之眼者,……盖有新闻纸出,而民之情不至拥于上闻矣。”材料揭示了(   )

A.城市民众诉求的变化B.报纸报道贴近民众生活

C.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D.报纸成为民众参政的渠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