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发展,向西最远从汉代的印度半岛沿海延伸到波斯湾。宋元王朝更加重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到第一、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缩势,丝绸之路航路上中国商船的踪影日渐稀少,欧洲商船则日渐活跃。                                                             ——摘编自《古代丝绸之路》

材料三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明确提出在中国西部古丝绸之路沿线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国际新丝绸之路经济合作区。有学者指出:习主席提出的发展战略,必将重振古代丝绸之路的巨大影响力,把古丝绸之路促进下的中西文明交流、互动提升到新的历史阶段。

——摘自《现代丝绸之路》

(1)根据图文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述变化的原因。

(2)举例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下中西文明交流的主要内容。

 

(1)重大变化:路线:从陆上为主转变为海上为主; 商品:从丝绸出口为主转变为瓷器、茶叶出口为主; 贸易:从宋元时期的显著增加到明清时期的萎缩; 政策:从政府扶植到政府限制。(任意2点4分) 主要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支持;瓷器和茶叶质量好;西方国家对瓷器、茶叶需求扩大;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新航路开辟,海上商贸活动的发展(任意3点6分) (2)实例及内容:佛教等西方文明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中国四大发明传到西方各国,促进了西方各国文明的进步。(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如:儒学的对外传播、物质文明的交流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准确解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一可知丝绸之路的路线是陆路为主;据材料二“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发展,向西最远从汉代的印度半岛沿海延伸到波斯湾。”可知到唐宋时期增加了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到第一、第二位”可知出口的商品主要是茶叶、瓷器等;“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缩趋势,丝绸之路航路上中国商船的踪影日渐稀少,欧洲商船则日渐活跃。”可知由繁荣到闭关;对于原因则需要结合材料和联系所学知识,从图一和材料二的路线转变,可以联系唐宋时期的北方战乱,同时结合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以及明清时期中国政府的海禁政策。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需要学生从材料中分析总结出相应的知识点和内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和西方的交流包括中国的儒家思想外传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方;外国的佛教传入我国,以及中国的四大发明外传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宋时期的商业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知识答问题:

料一  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义和团的英勇斗争,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戚本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电影<清宫秘史>》

材料二  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

——袁伟时:《现代化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

材料三  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对义和团的评价有何不同?运用新史观指出产生这种不同评价的主要原因什么?

(2)你如何理解陈旭麓的观点?

 

查看答案

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 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 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作者在这里说明的是(   )

A.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B . 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查看答案

某同学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准备了以下材料。其研究视角是(   )

A. 生态史观        B. 整体史观            C. 现代化史观          D. 社会史观

 

查看答案

李约瑟在《中科学技术史》中,列举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中国的技术发明,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以上现象说明(   )

A. 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                           B. 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C. 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D. 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