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不同时期的历史教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与历史观念。阅读下表中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不同时期的历史教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历史观念。阅读下表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材料序号

名称

颁行时间

基本内容(摘要整理)

材料一

《奏定中学堂章程》

1903年

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外国史当“示以今日西方东侵危局”“注意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

材料二

《中学校课程标准》

1913年

侧重“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本国历史授以历代政治文化递演之现象与重要事迹”。

材料三

《高级中学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

1956年

“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必然死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苏联是人类解放道路上的灯塔”“美国是战后世界上新的反动的侵略的中心”。

材料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003年

“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国史教学的核心宗旨。归纳当时外国史教学中注重培养什么意识?结合背景说明当时强调培养这种意识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特别注重对“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的学习,其教育意义何在?结合民国初年史实对哪些思想政治运动产生了影响。

(3)材料三与材料四在世界史教学的标上有何差异?结合中国当时的外部环境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1)宗旨:强调忠君尚贤。 意识:民族危机与自强意识。 原因:外因: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或答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等); 内因: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或者答封建思想影响)。 (2)意义:培养学生民主共和的价值观,促进青年一代思想解放。 影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3)差异:材料3:强调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对抗,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 材料4:强调全人类的和谐发展与文明交流,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世界意识。 原因:1956年,世界处于两极格局对峙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003年,两极格局已经解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概况主要宗旨。关键词“历代帝王之大事”、“本朝列圣之善政”、“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可见国史教学注重洗脑,强调忠君之事。外国史教学中的关键词“西方东侵危局”(危机)“ 振发国民之志气”(自强,振奋)。答原因注意时间1903年,1901《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2)材料二注意时间是1913年,中华民国已成立,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上进行改革,清除旧教育德残余,重视国民教育,注重政治体制的教育,以巩固共和国。这种教育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又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培养了人才。 (3)学生要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要熟悉新中国成立后的阶段特征。1956年所处的的时代,国内阶级改造刚刚完成,国际上,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势必影响史学上的学术研究带有强烈的斗争色彩。2003年已到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史学教学造成更大影响,逐渐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更加开放和前沿。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教育;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发展,向西最远从汉代的印度半岛沿海延伸到波斯湾。宋元王朝更加重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到第一、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缩势,丝绸之路航路上中国商船的踪影日渐稀少,欧洲商船则日渐活跃。                                                             ——摘编自《古代丝绸之路》

材料三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明确提出在中国西部古丝绸之路沿线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国际新丝绸之路经济合作区。有学者指出:习主席提出的发展战略,必将重振古代丝绸之路的巨大影响力,把古丝绸之路促进下的中西文明交流、互动提升到新的历史阶段。

——摘自《现代丝绸之路》

(1)根据图文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述变化的原因。

(2)举例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下中西文明交流的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知识答问题:

料一  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义和团的英勇斗争,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戚本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电影<清宫秘史>》

材料二  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

——袁伟时:《现代化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

材料三  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对义和团的评价有何不同?运用新史观指出产生这种不同评价的主要原因什么?

(2)你如何理解陈旭麓的观点?

 

查看答案

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 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 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作者在这里说明的是(   )

A.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B . 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查看答案

某同学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准备了以下材料。其研究视角是(   )

A. 生态史观        B. 整体史观            C. 现代化史观          D. 社会史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