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换句话说,社会生活往往影响作者创作的风格和特点,使人们能够通过文学作品体会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潮流。
表一
故事一 |
《明史·列女传》中记载:“杨氏,慈溪人,字同邑郑子琜。洪武中,子琜父仲缴戍云南。明制,子成丁者随遣,子琜亦在戍中。杨年甫十六,闻子琜母老弟幼,请于父母,适郑养姑,以待子琜之返。子琜竟卒戍所,杨与姑抚诸叔成立,以夫从子孔武为嗣,苦节五十余年。” |
故事二 |
薄伽丘《十日谈》第六天故事第七则《菲莉芭胜诉》故事梗概:美貌多情的少妇菲莉芭因犯通奸罪被押上审判台,按法律她应该被处火刑,但她在法庭上侃侃而谈,以满足生理需求为理由进行申诉,成功地为自己辩护,并且指责法律对妇女不公平。她逃脱了惩罚,那条残酷的法律也得到修改,规定只有因贪图金钱而背叛丈夫的行为才受制裁。这才是一个“人性的法庭”,菲莉芭胜诉是对人性的尊重。 |
从表一两则故事中分别提炼出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至少从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充分利用材料,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上,即使以商品经济最为活跃的苏松嘉湖地区而言,一方面农民应对政府强加的各种苛重的负担,逼出了一种多种经营、商品化比例较高的农业经营的新路子;另一方面这种投入市场的商品多半是基于赋税徭役、地租的原因而被动产生的,假性成分居多,穷于应付。农民与庶民地主的经济状况虽比其他地区为好,基于国家削夺性的赋役过重,剩余率与储蓄率仍偏低,基础十分薄弱。因此,它向市场经济输送的“能量”就在这点可见的限度之内,不可能再有继续发展的潜力。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即使在王权较为强悍的都铎时代,王朝财政也一直处于拮据状态,有时难免羡慕富有的商人和企业家。据传说,一天亨利八世在伦敦街上遇到商人小约翰的运输车队,不禁满怀妒意地说:“纽伯里的小约翰,这家伙比我还富有!”伊丽莎白时期,货币贬值,但征税数额仍然大幅度下降,女王的多次抗争均以失败告终。女王深知,对于下院议员来说,牺牲他们的生命比打开他们的钱袋更容易些,所以她不得不时刻注视着政府的开支,并一再勒紧自己的钱袋,以至于周围大臣不断抱怨、嘲笑她的吝啬。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欧经济发展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产生的社会影响及给我们的启示。
学者沈志华认为,朝鲜战争的爆发根源于中苏同盟建立后苏联在中国东北利益的丧失,苏联在朝鲜半岛寻找不冻港。他可能提到的观点有( )
A.朝鲜半岛的分裂使中国实行“一边倒”战略
B.朝鲜战争加速了美苏“冷战”的爆发
C.朝鲜半岛的分裂根源于美苏“冷战”的加剧
D.朝鲜战争使日本遭受严重损失
“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与货币联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久进步”“通过实行最终包括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上述内容应出于( )
A.《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B.《罗马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巴黎条约》
1944年8月的《布尔什维克》刊物上说:“苏联对战后合作感兴趣,因为这样的合作让美国得以推动并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进程,使我们能够沿着社会经济获得更大发展的道路上快步前进。”这表明( )
A.苏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抱有热情
B.美苏两国已就战后合作达成一致
C.苏联承认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D.全球化的统一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全球通史》指出:苏联农业:私人土地虽然只占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最主要原因在于( )
A.计划经济的推行B.工业化的冲击
C.农业政策的不当D.社会制度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