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致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有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判断,教皇代表认为《圣经》不能作为信仰的基础,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故C项符合材料原意。A项“教会是否腐败”不是材料叙述的内容,故A项错误。以教皇为代表的传统基督教认为“因行称义”,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新教认为“因信称义”,因此这两派在“信仰上帝”上没有分歧,B项错误。D项“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同样不是材料叙述的内容,故D项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查看答案

在梭伦财产等级制度改革中,收益最大的阶层是(    )

A.贵族         B.平民          C.工商业奴隶主    D.农民

 

查看答案

近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而近代化的核心则是工业化。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材料三  (通久源纱厂)纺纱机器现经安妥,开工在即,外洋机器厂派洋人二名来甬(宁波),已为该局雇佣……宁波道台已批示慈溪县的仁乾及其他华商商号,准其建立一个火柴厂制造火柴。他们准备暂时雇佣日本工匠……这是一个新创举,可使中国在这种一向被外国入口货独占的行业中,今后也可分得一分利润。这工厂将设于偏僻的处所,不至于使城市中人觉得讨厌或影响健康。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  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

——金普森等编《浙江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在生产技术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地点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2)阅读材料二,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外还有哪些阻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 ,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的变化。

(3)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

(4) “市”的发展、“草市”的兴起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一现象表明 

A.国民政府实施了优先发展西部战略    

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西部地区的掠夺

C.民族工业迫于国内形势而大量内迁    

D.民族企业改变了中国工业发展重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