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

(4)综述以上材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1)原因:立法推动圈地运动;重视科技;工业革命(蒸汽机的运用)。 (2)影响:推动城市化进程;导致环境严重恶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 (4)启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小题:该题属于外延型试题,回答时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从材料一中的“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可以得出政府立法推行圈地运动;从材料一中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可以看出国家重视科技的结果;从材料一中的相关时间也可以看出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作用。 第(2)小题:该题属于外延型试题。其中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英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市的人口比重发生了较大变化,体现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材料三从消极方面阐述了工业化带给英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工业化的进行也加快了英国与各地的贸易,使其利用自身的优势,成为“世界工厂”。 第(3)小题:该题属于内敛型试题。从材料四中的“《公共卫生法》……《公共卫生条例》……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等处可以看出,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另外,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除了政府,还有工人阶级,优秀知识分子等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共同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 第(4)小题:该题属于开放类试题,回答时要结合工业化过程中每个国家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且要紧密结合该材料题的前几个设问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比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面对严重危机,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化危为机,危中寻机,是世界各地普遍关注的问题,历史上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整个西方国家中,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立法历史最久,实施最早,由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肆虐,直到本世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形成“福利国家”。概括起来,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两大类。在社会保险方面包括:(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失业救济。……在生老病死,教育就业失业等各个领域,均有保险,补贴及救济等各项配套立法。它以社会承担为主,2/3的开支由具有法人地位的各种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其它1/3由政府和慈善机构负责。——《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据材料一,归纳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括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摘自《经济参考报》2008年12月30日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主了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族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族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摘自“百度百科 罗斯福新政”

(2)材料二中的“历史悲剧”及其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为应付“历史悲剧”,并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话增值税转型改革……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摘自“新华网”

(3)据材料三、四,30年代的美国政府和当今中国政府在应对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特点。

 

查看答案

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他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它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佐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它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三则材料均反映出下列哪种经济现象的特点?

A.福利国家制度                  B.第三产业

C.经济全球化                    D.知识经济(新经济)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查看答案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查看答案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