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大众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材料“贵乎信息流通”即可知道《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故D正确。A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 考点: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报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A.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B.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C.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D.西方文明冲击国人传统观念

 

查看答案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近代化原动力

B.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

C.当时国人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D.电灯、自来水自身存在明显不足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

邓小平在1984年讲话中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了,原因之一就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这段话能够用于说明

A.“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行

B.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D.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查看答案

到1956年底,私营工商业者所有的生产资料全部转归国家使用和管理,原来意义上的企业真正成为附着在行政体制中的“单位”。这反映了我国工商业

A.国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出现

C.公有制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国家资本主义占优势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