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中国在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中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 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摘自岳麓版新课程教材《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将发生的变化?指出新政策的具体内容。
(2)据材料二回答,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简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的积极意义。
20世纪90年代有人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当今世界是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共同主导下的五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表明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正式形成
C.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下表中列举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有利于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 |
B | 成立欧洲联盟 | 开始建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 |
C | 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 努力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互补 |
D | 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标志着亚太地区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
2014年3月2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冷战”的幽灵卷土重来了。在乌克兰政治危机的激发下,一些保守派人士要求奥巴马总统勇敢面对普京,保持美国之前的总统同斯大林和戈尔巴乔夫等苏联领导人剑拔弩张的伟大传统。“冷战”在现代史上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名词,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利益之争是根本成因 B.“冷战”期间世界没爆发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期间孕育着结束“冷战”的因素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体现这一声音的国际舞台上的历史事件有( )
①1945年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②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③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④1967年欧共体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④
战后初期,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不包括( )
A.世界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