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地力盛者,草木畅茂...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的特征,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土壤自然肥力有肥、瘠之分,可以通过“深耕细锄,厚加粪壤”来增加土壤的肥力,这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属于“精耕细作”范围,D项正确;A项是错误,题干信息体现不出“重农”,排除;B项说明农业受气候的影响很大,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来,排除;C项是指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来,排除。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 【名师点睛】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等。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已经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三  西方国家感到,与新兴世界相比,它们正在失去经济和政治力量。反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形成,而且可能日益增强。在发达经济体内部,现在要求在商品、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这三个领域重新设置壁垒的呼声越来越大。反移民的趋势在欧洲尤为明显。

——《2011年全球化会倒退吗?》

随着各国政府纷纷把国内问题置于全球增长之上,在2011年,全球化似乎会成为一项孤立无援的事业。

——《全球化进程难以逆转》

材料四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联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世界联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2)材料二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经济全球化面临倒退。据材料三概括持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30多年来,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决策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查看答案

嘉兴绢纺厂是嘉兴最早的现代丝绸厂,它的曲折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嘉兴绢纺厂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912年

朱光焘筹办纬成丝织公司,随后业务迅速发展

1918年

纬成缎获国际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

1921年

纬成公司在南湖东畔开办纬成公司嘉兴裕嘉分厂(绢纺厂前身)

1928年底

纬成公司解散嘉兴裕嘉厂力织部,后全部停业

1936年

纬成利记绢纺厂成立

1938年

侵华日军对纬成利记绢纺厂进行军事管理,称为“海衣第五工场”,后被日商强行收购,改名“钟渊公大实业株式会社公大第八厂”

1946年

抗战胜利后朱氏家族在“钟渊公大实业株式会社公大第八厂”的基础上重建此厂,改名“嘉兴绢纺厂”

1956年

 

1984年

嘉兴绢纺厂成为嘉兴首批实行厂长负责制试点单位

1994年

嘉兴绢纺厂改制成七个分厂,八个公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述近代史上纬成公司发展所经历的重要阶段。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填充表格,1956年嘉兴绢纺厂会发生什么样变化?并回答1984年嘉兴绢纺厂实行改革的历史条件。

 

查看答案

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中国在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中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  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摘自岳麓版新课程教材《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将发生的变化?指出新政策的具体内容。

(2)据材料二回答,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简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有人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共同主导下的五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表明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正式形成

C.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查看答案

下表中列举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有利于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

B

成立欧洲联盟

开始建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

C

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努力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互补

D

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标志着亚太地区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