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

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农业集体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属于斯大林时期的农业政策,排除;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肯定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商品流通等,实际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属于斯大林时期发展工业的政策,奠定了苏联工业化的基础,与题干“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不符,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本着巩固苏俄新生政权出发,但从人民手里拿走的太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社会危机,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概况 【名师点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与影响。(1)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社会劳动——强制劳动。(2)影响:A.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B.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战后进一步加强,因苏维埃共产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    

A.华侨竞相回国投资办厂                B.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C.各类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查看答案

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 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

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                 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

 

查看答案

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参观该年世博会机器院时,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竟无一物于此 , 造成中国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突出              B.中国政府关于世博会信息不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刚刚起步              D.中国腐朽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美国钢铁业在某一时期的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D.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查看答案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