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知识点,旨在考查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可知此时期,即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再根据 “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可知当时的苏联正处于1928年起到1932年所进行的“一五”计划期间,正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这也正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计划管理体制形成的时期。可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是1918年至1921年期间,排除;B项是在1921年至1927年期间,排除;D项是在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排除。故选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概况 【名师点睛】关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期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建设的开端,同时也是人类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该五年计划片面强调工业化,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致使农业发展滞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农业集体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查看答案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    

A.华侨竞相回国投资办厂                B.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C.各类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查看答案

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 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

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                 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

 

查看答案

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参观该年世博会机器院时,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竟无一物于此 , 造成中国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突出              B.中国政府关于世博会信息不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刚刚起步              D.中国腐朽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美国钢铁业在某一时期的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D.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