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 尚未形成成熟统一国内市场 B. 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 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 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主要是因为( )
A.欧洲商人同世界开始了更为直接的商业联系
B.欧、亚、非洲之间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C.欧洲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亚洲、非洲、美洲沦为西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
A.会导致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 D.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