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国民党反袁斗争的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得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革命,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1926年(至)1928年”可知此时处于国民革命前后。该运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本题应选B项;A项结束于1916年护国运动的胜利,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26年(至)1928年”,故排除;C项应为1938年武汉、广州等地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项发生于1933——1934年,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26年(至)1928年”,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

A.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           D.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马克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曾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1902年,孙中山则说:“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为今日吾党宣传排满好资料。”马克思、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D.符合文明史观,立场不同

 

查看答案

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B.“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醒        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查看答案

美国舰队敲开锁国的日本,日本反而庆幸这个刺激让其早日惊醒;而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却认为惊醒他的人罪该万死,对西洋文化怀着一种轻蔑和仇视的心情。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八股取士致使封建士大夫保守自大       B.小农经济社会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C.闭关锁国使社会发展脱离世界潮流       D.儒家文化对国民思想的深远影响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法国几乎所有的阶层都经历了怀旧与恐惧的相互交织心态,贵族对恐怖时期的恐惧,激进派对滥用自由的恐惧,农民对回到封建统治的恐惧,以前的官员向往国家过去的伟大,资产阶级年轻一代怀念年轻人掌权的时期,下层阶级怀念曾给他们带来某种家长制保护的旧制度。这说明法国当时

A.仍是典型的欧洲封建农业国         B.还没有结束“恐怖”统治秩序

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巩固          D.已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