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

——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结合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三例史实,就史实体现的妥协或妥协精神予以说明。

 

示例:(1)南北议和。(2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南方的革命党人和北方袁世凯所控制的清政府进行和谈。和谈虽迫于帝国主义和袁世凯的压力,南方的革命党人妥协退让达成协 议,但有利于减轻南方革命政府内外交困所面临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又避免了流血斗争。(3分) (2)第一次国共合作。(2分)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国共两党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3分)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分)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在中共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成为时局转换的关键,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 (4)第二次国共合作。(2分)“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经过协商谈判,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对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2分) (5)重庆谈判。(2分)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一次历史性会谈。经过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谈判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2分) (史实表述不得出现错误,有结论说明加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及中国民主革命史中的相关史实进行考虑,主要的妥协事件有辛亥革命中的南北议和、第一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二次国共合作和重庆谈判,然后对这些具体的事件围绕着妥协的作用和积极意义进行说明。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妥协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西安事变、重庆谈判;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好观点:“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时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然后结合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相关史实围绕着妥协精神进行阐述即可,但是依据材料可知作者是认同妥协的积极意义的,故回答时要避免无积极意义的史实。近年来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些学者提出妥协有利于社会发展,会以此为视角进行考查,除了本题考查的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妥协还要主义西方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妥协,如英国代议制确立中的妥协,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妥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方民主思想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近代西方国家创造出了多党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对其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甚至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盖洛普民调所2011年9月20日发布的民调报告称,49%的选民认为两党都不代表美国人民,而无党派选民中持此观点者高达60%。有趣的是,仅10年来,美国人对 “一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同属于一个党)还是“两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不同属一个党)的选择一直反复不定,但有两点呈现某些定向趋势。其一,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从2005年达到36%的最高点以后就呈现出下降的总趋势,到2012年下降到23%……其二,认为“一党政府”好的选择平均值明显高于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而且其比例有日趋增长的趋势。

——庞卓恒<西方式的“宪政民主”不具有普世价值》

材料二 西方国家把本应该是内容丰富、文化深厚、操作精致的民主大大简化……“程序是万能的”则导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游戏化:民主已经被简化为竞选程序,竞选程序又被简化为政治营销,政治营销又被等同于拼资源、拼谋略、拼演艺表演。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上,西方所谓“只要程序正确,谁上台都无所谓”的“游戏民主”似乎越来越玩不转。……《经济学人》:“(西方)民主正在毁掉西方,尤其是美国,因为这种制度使政治僵局制度化,使决策平庸化,还经常选出一些像小布什这样的二流领导人。”……“美国梦”今天之所以风光不再,主因就是美国的资本力量似乎已经压倒了政治和社会力量。……西方世界今天经历的一场又一场危机背后都有政治制度的原因。……西方自己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政治制度。

——张维为《西方民主真的该吃药了》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美国选民对“一党政府”还是“两党政府”的选择趋势。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力制衡和监督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2)材料二者认为西方民主制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纵观近代以来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史,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作者的观点?

(3)综合上述材I,对民主政治制度你有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为预防和治理腐败,古今中外都做了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分权制约——防治腐败的制度经验

材料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政权机构的“分权”设置。并说明其与中国古代“分权”设置的本质区别。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的哪些经验教训?

 

查看答案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国民党反袁斗争的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得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

A.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           D.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马克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曾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1902年,孙中山则说:“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为今日吾党宣传排满好资料。”马克思、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D.符合文明史观,立场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