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是指元代前期行省只是中央中书省(宰相府)的临时派出机构,代行中书省的职能,故名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但后期行省逐渐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故答案选D选项, A、B、C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答案

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该是(  

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

辽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

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C.门阀政治的兴起和式微              D.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查看答案

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  

A.尚书省与中书省                B.中书省与门下省

C.门下省与尚书省                 D.尚书省与吏部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出现过不少皇帝权利受到凌夷,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些人或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导致权力萎缩或丧失。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三纲五常受到挑战              B.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C.宗法观念丧失殆尽             D.皇帝权力暂时旁落

 

查看答案

“唐制,任免官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欲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庞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这表明(   )

A.君主权力被削弱            B.用人机制较完善

C.宦官专权已出现            D.行政规则受干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