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统计,1922年全国华商纱厂纱锭数量大约38%、14%、10%分别集中在上海、天津、武汉,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这表明近代民族工业特点之一是( )
A.重工业极为薄弱 B.深受外国资本压制
C.经济结构不合理 D.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 | 13.4% |
1921—1926年 | -4.5% |
1927—1936年 | 8.7% |
1937—1945年 | -2.45% |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抗战期间民族企业遭沉重打击
C.十年内战期间民族工业仍有所发展
D.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是( )
①福建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③外国在华创办工厂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④政府允许民间私人办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形成这一“高潮”的主要背景是( )
A.洋务运动兴起 B.“实业救国”高涨
C.抵制日货运动掀起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今天的福建马尾造船有限公司只是行业中普通的一家企业,但在140多年前,马尾造船厂的建立,却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该厂当时属于( )
A.洋务军事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洋务民用企业 D.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从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而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化学添加剂的阴影。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